云南電腦|昆明電腦|電腦批發(fā)|it行業(yè)聯(lián)盟|云南CPU行情|AMD處理器
前言

“銳龍 7 9800X3D”,aka:“最強游戲處理器”、”2024唯一真神CPU“、“打了2個i9的銳龍7處理器”、“顯卡評測唯一指定CPU”、”CPU界里的理財產(chǎn)品“。去年,AMD發(fā)布的銳龍7 9800X3D可謂是一戰(zhàn)成名,以大比分優(yōu)勢橫掃一切競品,讓X3D之名徹底火出圈。連我一起吃雞,對硬件一竅不通的隊友都懂得嘴炮一句:“等我有錢換個98X3D”,可見其名聲在外。


銳龍7 9800X3D用亮眼的成績完成了銳龍9000X3D的華麗首秀,接下來的舞臺自然是交給大哥們完成。AMD在銳龍9000X3D產(chǎn)品線中規(guī)劃了3個型號:銳龍9 9950X3D、銳龍9 9900X3D和銳龍7 9800X3D。銳龍9 9950X3D是更高端的雙CCD結構,也是銳龍9000X3D系列的旗艦型號,擁有16個核心32線程,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.7GHz,同樣采用Zen 5架構以及第二代3DV-Cache技術和緩存下置設計,L2+L3緩存可達驚人的144MB。

在評測開始前,我們來復習一下銳龍9000X3D的“同與不同”。同的是銳龍9000X3D依然采用直接銅對銅鍵合(Direct Copper-to-Copper Bond)技術和TSV硅通孔技術堆疊了64MB的3D V-CACHE緩存芯片,保證了3D V-CACHE擁有媲美原生三級緩存的帶寬和低延遲。不同的是銳龍9000X3D將3D V-CACHE緩存堆疊在了CPU核心的下方,而不是以往的上方。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天才的想法,一方面讓處理器核心直接與IHS頂蓋接觸,增強了處理器的散熱性能,另一方面更好的散熱讓處理器擁有更大的空間進行頻率加速,使得這代銳龍9 9950X3D擁有更高的加速頻率。更厲害的是銳龍9 9950X3D還開放了超頻功能,大緩存+高頻率,我已經(jīng)對這款處理器充滿了期待。

另外,AMD針對銳龍9 X3D推出的AMD PPS驅(qū)動和3D V-Cache性能優(yōu)化器也迎來了更新,前者針對游戲適配特定的電源管理模式,通過停用非X3D核心來提升緩存命中率以及核心頻率;后者則是將游戲負載分配到X3D核心中,將一般負載分配到非X3D核心,以此提高游戲幀數(shù)。值得一提的是AMD還額外新增了AMD 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Database驅(qū)動,它針對特定游戲的線程活動進行優(yōu)化,可在并行線程中精確分配負載至對應核心。
規(guī)格與細節(jié)

銳龍9 9950X3D的規(guī)格約等于銳龍9 9950X+3D V-CACHE,同樣的Zen 5架構16核32線程,同樣的最大加速頻率5.7GHz,只是增加了3D V-CACHE,緩存大小提升至144MB,另外PPT也增加30W。

銳龍9 9950X3D的外包裝風格與銳龍9000一致,只是左上角多了AMD 3D V-CACHE技術的標識。

處理器本體還是經(jīng)典的八爪魚造型,電容也做了保護處理,這點好評。

銳龍9 9950X3D依然使用AM5接口,目前的X670/B650、X870/B850主板均可支持,并且AMD承諾AM5接口將使用到至少2027年,擁有更長的產(chǎn)品生命周期。
測試平臺
處理器:
Ryzen 9 9950X3D/Ryzen 9 7950X3D/Ryzen 9 9950X
Core i9 14900K/Core Ultra9 285K
主板:
ASRock X870E TAICHI
ASUS ROG Z790 EXTREME
ASUS ROG Z890 HERO
內(nèi)存:Kingston FURY超級野獸DDR5 RGB內(nèi)存 6000MT/s 16GB*2
顯卡:GIGABYTE RTX 5090 D MASTER
硬盤:Kingston FURY 叛逆者固態(tài)硬盤/致態(tài)TiPro9000 4T
散熱器:TRYX PANORAMA 360
電源:NZXT C1200 GLOD



本次評測使用了3組平臺、5款處理器,數(shù)量眾多不便一一展示,為保證測試成績沒有瓶頸,我們均選擇高端硬件搭配,包括華擎X870E太極主板、華碩ROG Z790 EXTREME主板、華碩ROG Z890 HERO主板,技嘉RTX 5090 D MASTER顯卡,以及Kingston FURY超級野獸內(nèi)存6000MT/s 16GB*2,還有Kingston FURY 叛逆者固態(tài)硬盤和致態(tài)TiPro9000 4TB固態(tài)硬盤。
基準性能
我們先來看這幾顆處理器的跑分成績,大概了解他們的性能定位。我們把測試CPU分成了兩組,一組是AMD組,銳龍9 9950X3D對比上代的銳龍9 7950X3D和當代的銳龍9 9950X;一組是英特爾組,銳龍9 9950X3D對比酷睿Ultra 9 285K以及酷睿i9-14900K。

首先是AMD組,銳龍9 9950X3D的性能基本可以與銳龍9 9950X畫等號,甚至部分測試跑出比銳龍9 9950X更高的成績。與銳龍9 7950X3D對比,銳龍9 9950X3D的綜合性能比其高出10%左右,多核測試如Geekbench、Cinebench都有顯著提升,提升幅度可達17%左右,單核測試如3DMARK CPU、CPU-Z BENCH的提升幅度也有16%左右。銳龍9 9950X3D相較銳龍9 7950X3D可謂是全面提升,一方面是架構迭代(Zen5 vs Zen4)帶來的性能紅利,另一方面也是這代X3D巧妙的采用緩存下置設計,使得性能幾乎無損,完美復刻了銳龍9 9950X的處理器性能。

然后是intel組,銳龍9 9950X3D大致能領先酷睿Ultra 9 285K 2%左右。Arrow Lake是一個比較割裂的架構,在渲染類測試如Cinebench、3DMARK上能略微領先銳龍9 9950X3D,但在吃浮點算力和帶寬的7-Zip、WinRAR上又大幅度落后于9950X3D,最后綜合下來銳龍9 9950X3D的成績比Ultra 9 285K要高2%左右。和i9 14900K對比就沒什么懸念,銳龍9 9950X3D的成績基本全面優(yōu)于i9-14900K,綜合領先幅度大約7%左右。
游戲性能
我們選擇了8款單機游戲和5款電競游戲/網(wǎng)游來進行測試,畫質(zhì)設定為高,對比處理器在不同游戲中的平均幀和Low幀表現(xiàn)。

首先是AMD組,銳龍9 9950X3D在8個單機游戲里大約比銳龍9 7950X3D快23%左右,領先幅度較高的是更吃CPU的《孤島驚魂6》和《賽博朋克2077》以及游戲Low幀的部分。電競/網(wǎng)游的部分,銳龍9 9950X3D的領先幅度反而要低一些,平均大約在20%左右,這主要是因為電競游戲通常更吃處理器的緩存,而9950X3D和7950X3D均加持了3D V-CACHE技術,所以有些項目就差距不大,但Zen 5架構對游戲性能的提升還是頗為可觀的,例如《無畏契約》、《最終幻想14》的成績就依然維持了30%-40%的領先幅度,其他的也有15%左右。綜合來說,銳龍9 9950X3D之于銳龍9 7950X3D,猶如銳龍7 9800X3D之于銳龍7 7800X3D,同為王者但還是新王技高一籌。

然后是英特爾組,銳龍9 9950X3D對比i9 14900K,在單機游戲里比后者快24%,在電競/網(wǎng)游里更是將差距拉大到33%??吹贸鰜?,銳龍9 9950X3D在電競/網(wǎng)游里的優(yōu)勢更大,例如在《刀塔2》和《無畏契約》里,銳龍9 9950X3D就比14900K快50%左右,Low幀就更是如此,能達到85%的夸張程度。銳龍9 9950X3D在單機游戲里的表現(xiàn)其實也很猛,比如在《賽博朋克2077》、《看門狗:軍團》、《孤島驚魂6》的成績就領先30%以上,屬實不是一個水平的對手??偟膩碚f,i9 14900K想要打7950X3D都夠嗆,更遑論比7950X3D更勝一籌的9950X3D。

其實我覺得用銳龍9 9950X3D來對陣Ultra 9 285K有點欺負人了,但奈何U9 285K是英特爾最新的旗艦處理器,不用它來對比也沒其他選擇了。這個成績測下來確實是有點離譜的,比如在《看門狗:軍團》和《孤島驚魂6》里,R9 9950X3D竟然比U9 285K快50%左右。在單機游戲里,一顆處理器能拉開50%的幀數(shù)差距,還是非常少見。另外一個比較離譜的成績是《刀塔2》,竟然能拉出83%的成績優(yōu)勢,也是有“億點點”夸張。我本以為是設置或者系統(tǒng)問題,自查一番后發(fā)現(xiàn)正常,再翻了一下以前評測的成績。果然是285K太菜,而不是小編太菜。那總的來說,銳龍9 9950X3D在游戲方面是遙遙領先于U9 285,基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。
生產(chǎn)力性能

Procyon是UL公司推出的生產(chǎn)力測試套件,其中包含了圖片(PS+LR)和視頻(PR)內(nèi)容的性能測試。圖片測試主要是用PS、LR進行批處理、應用濾鏡、導出/導入等等,這個測試是銳龍9 9950X3D成績最好,然后是銳龍9 9950X和i9-14900K,再然后是銳龍9 7950X3D和酷睿Ultra9 285K;視頻測試主要用PR進行視頻導出,一組用GPU加速,一組純CPU編碼,這個測試比較吃處理器的多核,銳龍9 9950X3D和酷睿i9 14900K以及銳龍9 9950X基本持平,然后是銳龍9 7950X3D,酷睿Ultra 9 285K排最后。

Blender是一個三維動畫制作軟件,非常考驗處理器的多核渲染性能。銳龍9 9950X3D和銳龍9 9950X在這項測試里基本打平,共同站在第一梯隊,銳龍9 285K站在第二梯隊,往后是銳龍9 7950X3D和酷睿i9 14900K。銳龍9 9950X3D和銳龍9 9950X排第一屬于意料之中的事情,但i9 14900K沒能追上7950X3D讓我頗為意外,印象中這倆成績應該差不多才對,只能說大概率是“縮缸門”刷的BIOS較為限制多核性能。

V-Ray同樣是一款渲染引擎,但X3D技術應該對成績有所加成,銳龍9 9950X3D拿下第一名,成績比第二名的銳龍9 9950X高出9.6%,第三名和第四名是U9 285K和R9 7950X3D,最后一名是14900K。除了第一名的寶座被銳龍9 9950X3D拿下,其他幾顆處理器的多核表現(xiàn)與Blender的排位基本相同。

Corona Benchmark是3ds Max、Cinema 4D的一款渲染引擎,測試渲染圖片的Ray數(shù)量,越高越好。測試情況與V-Ray類似,銳龍9 9950X3D比銳龍9 9950X高2.7%,第三名和第四名是U9 285K和R9 7950X3D,最后一名是14900K。
PBO與超頻

本次評測的成績都是在處理器的默頻+EXPO設定下取得,而銳龍9 9950X3D同樣支持PBO技術,所以我們也跑了PBO狀態(tài)下的基準測試進行對比。在3DMARK CPU里,開了PBO大約比默認的成績提高了5.7%;在Cinbench R23里, 開了PBO大約比默認提高了4.5%。

既然有了PBO,那我們也順便測了一下超頻,本次銳龍9000X3D支持超頻也是一大亮點。銳龍9 9950X3D和我們之前測的其他Zen 5架構處理器類似,5.4GHz、1.24V-1.25V屬于基本盤,但再往上就需要對核心和電壓做更精細的調(diào)整,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就不做Per Core的超頻了。銳龍9 9950X3D超頻到5.4GHz,跑CINEBENCH R23得分45198分,大約比默認提高了7.8%,比PBO提高了2%。
頻率與功耗

我們再來了解一下銳龍9 9950X3D在游戲時的頻率表現(xiàn),可以看到核心0-核心7的加速頻率基本保持在5.4GHz-5.5GHz左右,核心 8-核心15則保持在4.3GHz-4.4GHz左右。核心0-核心7通常代表帶3D V-CACHE的CCD1,核心 8-核心15則代表不帶3D V-CACHE的CCD2。這項測試能反映出在游戲時,銳龍9 9950X3D能正確調(diào)度游戲負載至CCD1,且實現(xiàn)了更高的加速頻率。我們之前測過9800X3D的加速頻率大約在5.2GHz左右,而銳龍9 9950X3D的加速頻率更高,在對核心頻率敏感的游戲里,9950X3D的性能可能比9800X3D更強。

同樣還是古墓麗影的測試,銳龍9 9950X3D在游戲時的功耗大約在130W左右,而幀數(shù)大約跑在300幀-450幀左右;酷睿i9-14900K在游戲時的功耗大約在150W-180W左右,而幀數(shù)跑在250幀-350幀左右。換言之,銳龍9 9950X3D只需要14900K大約80%的功耗就能跑出比其高25%的幀數(shù),這就是銳龍9000X3D系列處理器的魅力。

了解了銳龍9 9950X3D在游戲時的功耗和頻率表現(xiàn),我們再來進一步看看它在極限負載下的功耗、頻率以及溫度表現(xiàn)??梢钥吹戒J龍9 9950X3D跑AIDA64 FPU,功耗大約在200W,這也是9950X3D默認狀態(tài)下的功耗上限,CCD1的核心頻率大約在4.8GHz左右,CCD2的核心頻率大約在5GHz左右,核心溫度則大約76度,對于供電和散熱的壓力可以說是很低了。

打開PBO(不做微調(diào),僅開啟)后,再次進行AIDA64 FPU測試,銳龍9 9950X3D的封裝功耗提高了大約20W-30W,CCD1頻率大概跑在4.9GHz,CCD2大約跑在5.1GHz,核心溫度大約83度。如果不進行手動超頻,僅開啟PBO對于散熱或供電的壓力依然較小。如果你的預算比較緊張,完全可以考慮中端或入門級的AM5主板以及散熱器。
總結

正如我們標題所說,銳龍9 9950X3D測下來真就是“能文能武”、“全能戰(zhàn)士”。銳龍9 9950X3D約等于銳龍9 9950X的多核性能加上銳龍7 9800X3D的游戲性能,而且獲得了1+1大于2的化學反應,部分多核應用得到了X3D緩存的加成,部分游戲應用則獲得了更高核心頻率的加成,所以出現(xiàn)了銳龍9 9950X3D既能文還能武,且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銳龍9000X3D系列處理器經(jīng)過了三代的積累,終于大放異彩。銳龍7 9800X3D收獲了大量游戲玩家的青睞,銳龍9 9950X3D從我們測試的結果看,不管是多核還是游戲較之競品都全面領先。過去,你選擇多核性能就要犧牲游戲性能,或者選擇游戲性能,多核性能就偏弱一點,而現(xiàn)在有了銳龍9 9950X3D你可以兩者兼顧,甚至更勝一籌。
我們寫評測的總結部分時,通常會回顧處理器的測試成績和數(shù)據(jù)作為總結陳詞,但對于銳龍9 9950X3D,我認為就沒有這個必要了,因為能打敗銳龍9 9950X3D的只有AMD下代的處理器,這款處理器將會是今年的天花板產(chǎn)品。如果說你的預算比較充裕,追求極致的處理器性能,那銳龍9 9950X3D就是你的不二之選。
AMD處理器CPU云南總代理 | 散片 | 原盒 |
AMD 速龍X4 950 3.5G 4核處理器 | 119 | |
AMD 速龍 220GE 3.4G 雙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250 | |
AMD 速龍 240GE 3.5G 雙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260 | |
AMD 速龍 300GE 3.4G 雙核 4線程 (支持集顯) | 145 | |
AMD 速龍 320GE 3.5G 雙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269 | |
AMD 銳龍A6-8500E 3.7GHZ 雙核四線程 | 80 | |
AMD APU A6 9500E 3.0G 雙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85 | |
AMD APU A8 9600 3.1G 4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160 | |
AMD APU A12 8800 3.7G 4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269 | |
AMD APU A12 9800 3.1G 4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329 | |
AMD 速龍 3000G 3.5G 雙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199 | 299 |
AMD 速龍 3125GE 3.4G 雙核 4線程(支持集顯) | 260 | |
AMD 銳龍R3-3200G(散片) 3.3G 四核四線程AM4 | 320 | |
AMD 銳龍 R3 1300X 3.5G 4核 4線程 | 199 | |
AMD 銳龍R7-2700X(散片) 3.2G 八核十六線程 AM4 | 610 | |
AMD 銳龍R9 3900XT(散片)3.8G 十二核心二十四線程 | 1760 | |
AMD 銳龍 R9 3950X 3.5G 16核 32線程 | 2200 | |
AMD 銳龍R5-3400G(散片) 3.7GHz 四核心八線程 | 390 | |
AMD 銳龍R5 PRO-4650G(散片) 3.7GHz 6核心12線程 | 560 | |
AMD 銳龍R5 PRO 4655G(散片) 3.7GHz 六核心十二線程 | 645 | |
AMD 銳龍 R7 4750GE 3.1G 8核 16線程(支持集顯) | 950 | |
AMD 銳龍 R5 5500GT 3.6G 6核 12線程 新品 | 680 | |
AMD 銳龍 R5 5600G 3.9G 6核 12線程(核顯R7) | 780 | |
AMD 銳龍 R5 5600GT 3.6G 6核 12線程 新品 | 730 | 765 |
AMD 銳龍 R7 5700G 3.8GHz 8核 16線程(核顯R7) | 835 | 885 |
AMD 銳龍 R5 4500 3.6G 6核12線程 | 320 | 370 |
AMD 銳龍 R5 5500 3.6G 6核 12線程 | 400 | 470 |
AMD 銳龍 R5 5600 3.5G 6核 12線程 | 540 | 595 |
AMD 銳龍 R5 5600X 3.7G 6核 12線程 | 585 | |
AMD 銳龍 R7 5700X 3.4G 8核 16線程 | 735 | 795 |
AMD 銳龍 R7 5700X3D 3.0G 8核 16線程 新品 | 電詢 | 電詢 |
AMD 銳龍 R7 5800 3.4G 8核 16線程 | 1220 | |
AMD 銳龍 R7 5800X 3.8G 8核 16線程 | 1280 | |
AMD 銳龍 R7 5800X3D 3.4G 8核 16線程 | 1820 | |
AMD 銳龍 R9 5900 3.0G 12核 24線程 | 1560 | |
AMD 銳龍R9-5900X 3.4GHz 12核心24線程AM4 | 1590 | |
AMD 銳龍 R9 5950X 3.4G 16核 32線程 | 2790 | |
AMD 銳龍R5 7400F 3.7G 6核心十二線程 | 815 | |
AMD 銳龍R5-7500G 3.55GHz 六核心十二線程(支持集顯) | 960 | |
AMD 銳龍 R5 7500F 3.7G 6核 12線程 | 899 | 960 |
AMD 銳龍 R5 7600 3.8G 6核 12線程(支持集顯) | 1065 | 1170 |
AMD 銳龍 R5 7600X 4.7G 6核 12線程(支持集顯) | 1195 | 1210 |
AMD 銳龍 R7 7700 3.8G 8核 16線程(支持集顯) | 1215 | |
AMD 銳龍 R7 7700X 4.5G 8核 16線程(支持集顯) | 1510 | |
AMD 銳龍 R7 7800X3D 4.2G 8核 16線程(支持集顯) | 2455 | 3000 |
AMD 銳龍 R9 7900X 4.7G 12核 24線程(支持集顯) | 2265 | 2270 |
AMD 銳龍R9-7950X 4.5GHz 十六核三十二線程AM5 | 3080 | |
AMD 銳龍 R9 7950X3D 4.2G 16核 32線程(支持集顯) | 4050 | |
AMD 銳龍 R5 8500G 3.5G 6核 12線程 | 875 | 935 |
AMD 銳龍 R5 8600G 4.3G 6核 12線程 | 1065 | 1145 |
AMD 銳龍 R7 8700G 4.2G 8核 16線程 | 1635 | 1735 |
AMD R5-9600X 4.7GHz 6核12線 38M | 1255 | 1325 |
AMD R7-9700X 4.5GHz 8核 16線40M | 1815 | 1870 |
AMD 銳龍 R7-9800X3D 5.2GHZ 八核十六線程 板U搭配更優(yōu)惠 | 3685 | 4260 |
AMD R9 9900X 4. 4GHz 12核 24線 76M | 2610 | 2850 |
AMD R9-9950X 4.3GHz 16核 32線 80M | 3785 | 4050 |
AMD R9-9950X3D 4.3GHz 16核 32線程 | 6450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1900X 3.8G 8核 16線程 | 225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2920X 3.5G 12核 24線程 | 725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2970WX 3.0G 24核 48線程 | 4200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3960X 3.8G 24核 48線程 | 電詢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3965WX 3.0G 64核 128線程 | 19999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3975WX 3.0G 64核 128線程 | 29999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3985WX 3.0G 64核 128線程 | 57999 | |
AMD 線程撕裂者 3995WX 3.0G 64核 128線程 | 78999 | |
AMD 霄龍 7302 3.0G 16核 32線程 | 8999 | |
ADM 霄龍 7601 2.2G 32核64線程 | 9500 | |
關注卓興AMD:http://www.ynit888.com/List/index/class_id/42854/class_id/42854.html |